试才录用的成语故事


试才录用

拼音shì cái lù yòng

基本解释指根据他人的能力大小给予录用。

出处南朝·梁·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:“弃暇录用。”


试才录用的典故

宋朝时期,眉州苏洵要为苏小妹订亲,很多学子纷纷慕名去提亲,苏小妹仅仅只看上了秦观的求婚文章,但决定亲自见面考试他,借上岳庙烧香之机当场出题考秦观,满意后觉得嫁他。新婚之夜要秦观过三关才能进洞房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试才录用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挑三拣四 徐特立《让革命的红旗世代相传》:“他们一旦了解了过去的痛苦,就会懂得今天我们对工作挑三拣四是多么不对!”
一门心思 孙华炳《重赏之下》:“他自己又到图书馆借来关于数控的书,什么也不顾了,一门心思钻研起来。”
辙鲋之急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外物篇》:“车辙中有鲋鱼焉,曰‘我东海之波臣也,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!’”
食不充口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35卷:“真是衣不遮身,食不充口,吃了早起的,无那晚夕的。”
首身分离 《战国策·秦策四》:“刳腹折颐,首身分离。”
以权谋私 邓小平《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》:“有的党政机关设了许多公司,把国家拨的经费拿去做生意,以权谋私,化公为私。”
男女授受不亲 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男女授受不亲,礼也。”
不三不四 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五卷:“可见元宵之夜,趁着喧闹丛中干那不三不四勾当的,不一而足。”
庖丁解牛 先秦 庄周《庄子 养生主》:“庖丁为文惠君解牛,手之所触……”
通都大邑 唐 韩愈《守戒》:“今之通都大邑,介于屈强之间,而不知为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