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陆凯的诗 > 赠范晔

赠范晔

[南北朝]:陆凯

折花逢驿使,寄与陇头人。

江南无所有,聊赠一枝春。

赠范晔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遇见北去的驿使就去折梅花,托他带给远在陇山的友人。

江南别没有更好的礼品相送,姑且把一枝梅花送去报春。

注释

《荆州记》:“陆凯与范晔交善,自江南寄梅花一枝,诣长安与晔,兼赠诗。”唐汝谔《古诗解》则云:“晔为江南人,陆凯代北人,当是范寄陆耳。”这里用《赠范晔》题,乃暂从旧说。范晔:字蔚宗,顺阳山阴(今河南省淅川县东)人,南朝宋史学家、散文家。

驿使:古代递送官府文书的人。

陇头人:即陇山人,在北方的朋友,指范晔。陇山,在今陕西陇县西北。

“聊赠”句:赠:一作“寄”。一枝春:指梅花,人们常常把梅花作为春天的象征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刘光耀.历代诗词名篇译注评.北京:作家出版社,2005年10月:103-104

2、景宏业.学子必背·诗:山西人民出版社,2004年:58

3、蒋心海.诗词大王:国际文化出版社,1998年:2-3

赠范晔创作背景

  这首诗当是陆凯率兵南征度梅岭时所作。他在戎马倥偬中登上梅岭,正值岭梅怒放,立马于梅花丛中,回首北望,想起了陇头好友范哗,又正好碰上北去的驿使,就出现了折梅赋诗赠友人的一幕,于是写下这首诗。

参考资料:

1、辛志贤.汉魏南北朝诗选注:北京出版社,1981年:369-370

赠范晔鉴赏

  前两句写到了诗人与友人远离千里,难以聚首,只能凭驿使来往互递问候。“逢驿使”的“逢”字说明不期然而遇见了驿使,由驿使而联想友人,于是寄梅问候,体现了对朋友的殷殷挂念,使全诗充满着天机自然之趣。

  后两句则在淡淡致意中透出深深祝福江南不仅不是一无所有,有的正是诗人的诚挚情怀,而这一切,全凝聚在小小的一枝梅上。由此可见,诗人的情趣是多么高雅,想象是多么丰富。“一枝春”,是借代的手法,以一代全,象征春天的来临,也隐含着对相聚时刻的期待。联想友人睹物思人,一定能明了诗人的慧心。

  艺术特色方面,诗中“一枝春”描写到眼前仿佛出现了春光明媚,春到江南,梅绽枝头的美好图景。梅江南报春之,折梅寄友,礼轻情义重,它带给远方朋友的是江南春天的浓浓气息,是迎春吐艳的美好祝愿,也是诗人与远方挚友同享春意的最好表达。

  这首诗构思精巧,清晰自然,富有情趣。用字虽然简单,细细品之,春的生机及情意如现眼前。它的艺术美在于朴素、自然而又借物寄喻,在特定的季节,特定的环境,把怀友感情,通过一种为世公认具有高洁情操的梅表达出来,把抽象的感情与形象的梅结为一体了。

陆凯简介

唐代·陆凯的简介

陆凯

陆凯(?―约504年),字智君,陆俟之孙,北魏代(今张家口涿鹿县山涧口村)人,鲜卑族。是南北朝人。《魏书》有传。

...〔 ► 陆凯的诗(2篇)

猜你喜欢

避地白岩山中书怀

宋代吴说

胡虏凭陵甚,长驱青海边。

携家遭困顿,忧国愤迍邅。

与国贤良夜歌二首 其一

唐代张柬之

柳台临新堰,楼堞相重复。窈窕凤皇姝,倾城复倾国。

斋居 时隶司徒卿 其一

明代韩邦奇

奉天承帝戒,东省肃斋居。竹荫春阶月,灯明夜榻书。

天风传禁漏,郊露湿銮舆。清晓朝班事,兢兢整佩琚。

从狩武冈和胡学士韵二首

明代杨士奇

丹崖翠岭接岧峣,万骑交驰不惮遥。前队綵旄穿碧树,中军黄幄丽晴霄。

云藏网罟参差出,草合冈原逦迤烧。农事已閒脩武事,共怀词赋从銮镳。

游罗浮四首 其四

明代刘存业

抱被相随石室中,天鸡初唱海涛红。晦明不定山头日,呼舞无端谷口风。

前辈书题空石藓,野人心思只云松。神仙骨相知谁是,更踏飞云最上峰。

答真阳周绍稷

明代皇甫汸

滇徼辞官老更休,河阳试宰仕初优。春前剖鲤传书至,天上乘凫伫舄游。

想见仪容劳北海,犹闻涕泪洒西州。茂陵遗草君收取,他日应逢使者求。